close

  • 2011-06-19
  • 工商時報
  • 【記者于國欽/台北報導】

     行政院主計處甫完成的統計顯示,今年首季進口原油占GDP比重升至6.44%,創下近28年次高水準。中研院院士胡勝正表示,高原油依賴雖是油價高漲所致,但也顯示再生能源政策已更趨迫切,否則日後隨著核電廠除役,台灣對原油等能源的進口依賴將進一步升高。

     主計處指出,台灣原油進口總值占GDP的比率,十年前還不到2%,隨著原油價格大漲,這項比率升至100年首季已達6.44%,僅低於金融海嘯那一年,創下民國73年以來次高。若把煤、天然氣等能源計入的話,全體能源進口金額在首季占GDP的比率更升至11.26%,也創下歷年次高。

     中研院院士胡勝正表示,這項比率確實太高,原油價格高漲當然是重要原因,但這也顯示台灣的能源政策是該再進行調整了。過去大家認為利用核 電可以降低對原油、煤、氣的依賴,但隨著福島核電事件,降低對核電依賴又成國際主流,這兩者基本上是衝突的,唯一的辦法是降低能源需求、擴大再生能源的運 用。

     胡勝正說,核電占台灣總供電量18%,雖不宜馬上大轉彎提前除役,但長期而言必須減緩對核電的依賴,如今連核電占40%的德國都決定在 2022年(民國111年)讓核電廠除役,大力發展太陽能光電,台灣在太陽能光電產業一向具有優勢,這項發展對台灣也許是個契機。

     胡勝正強調,目前太陽能發電的成本確實較高,但是外國專家估計在全球規模經濟下,大約三至五年太陽能發電成本即可降至目前的平均發電成本(油、煤、氣、核能等發電成本的平均數),這個發展值得密切注意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杰弟 的頭像
    杰弟

    小叮不噹噹

    杰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